《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 51459-2024)于 2024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以下是该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
总则
明确了标准的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废气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调试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和安全防护等方面。
术语和符号
对标准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符号进行了定义和解释,以便于准确理解和应用标准。
基本规定
规定了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工程的总体要求,包括全过程控制、减量化、就地处理、分类指导、生态安全、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等原则。
水量与水质
设计水量: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性质、床位数量、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等因素,确定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水量。
设计水质:规定了医疗机构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氨氮、总磷、病原体等的浓度范围和排放标准。
污水收集
对医疗机构污水的收集系统提出了要求,包括污水管道的布置、材质、坡度、连接方式等,以及污水收集池的设计和建设。
特殊医疗污水处理
放射性污水:规定了放射性污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要求,包括衰变池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
其他污水:对含有重金属、氰化物、酸碱等有害物质的特殊医疗污水,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排放标准。
处理工艺及设施
工艺流程:根据医疗机构污水的性质和排放要求,推荐了不同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一级处理工艺、一级强化处理工艺、二级处理工艺等,并对各工艺流程的适用范围和特点进行了说明。
处理设施: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设施,如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生物处理池、消毒池等的设计参数、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等进行了规定。
消毒
强调了医疗机构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对常用的消毒方法,如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消毒工艺参数等进行了介绍。
污水处理站
对污水处理站的站址选择、布局、建筑结构、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确保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污泥、废气处理和处置
规定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废气的处理和处置方法,防止二次污染。
施工
对污水处理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规范,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管道敷设等方面的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
验收调试
明确了污水处理工程的验收标准和调试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和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运行管理和安全防护
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人员培训、安全防护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此处为隐藏内容,请评论后查看隐藏内容,谢谢!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