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院:价值与挑战》(A History of Design Institutes in China)是由丁光辉(Guanghui Ding)和薛求理(Charlie Q. L. Xue)合著的一部深入研究中国建筑设计院发展历程的学术专著。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作者:丁光辉(Guanghui Ding)、薛求理(Charlie Q. L. Xue)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ISBN:9787112267149
定价:78.00元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92页
字数:40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流动”的视角梳理了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历史演变,揭示了建筑实践与设计机构之间的互动轨迹和结构关系,展现了设计院的独特价值与使命——设计(应对)流动。作为国家进行建筑资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组织,设计院建构了一种“差异化流动”实践,试图用设计解决资源在空间、地理层面的不平等分布,但也形成了新的不平等状况。
书中从三个维度交叉论述设计与流动的复杂关联:
狭义的建筑设计:设计院通过物质实践提供必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容纳人员、商品、资本、服务等社会要素的广泛流动。
广义的组织设计:政府官员、行业领导和专业人士对设计院本身进行机构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设计作为名词:建筑通过各种媒介(图纸、图像、文字、模型等)形成可传播、可流动的设计知识。
全书以时间为顺序,分为多个章节,包括设计院的诞生、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21世纪的改革和转型、城市化过程中的使命与介入、高校设计院的产学研实践,以及设计院的中外合作及援外实践。
作者简介
丁光辉: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研究兴趣聚焦在当代中国的批评性建筑实践。
薛求理:先后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已出版12本专著,主编2本书籍。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现代建筑和设计机制、高密度环境设计等。
书籍评价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建筑设计院发展历程的中文学术专著,填补了当代中国建筑认知的巨大空白。书中不仅梳理了国有设计院从1950年到2015年的发展历史,还探讨了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改革转型,以及在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绩。该书的英文版于2018年由伦敦罗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面向全球公开发行,并受到世界著名建筑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教授的推荐。
发表评论
多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