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 | admin | 1853次围观
电机设备已经通过电缆的PE线外壳接地了,还要不要在基础上做接地扁钢再接地呢?
见下图,可以看出,不管有无必要,这个外壳就近接地工程一直在做着。那么到底有无必要呢?如果有必要,起什么作用呢?
主流观点1:
设备外壳连接到另设的接地极,这是没有必要的。
原因:接地故障电流主要沿PE线返回,只有极少部分沿另设的接地极返回。
有专家戏称这好比TNS做重复接地,(脱裤子放屁)。
主流观点2:
设备外壳连接到另设的接地极,是辅助等电位连接,是有必要的。
辅助等电位应采取如下联结:① 金属导管、电机基座、基础内钢筋等可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外界可导电部分应形成等电位联结
图来源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注意局部等电位现在都改名叫做辅助等电位了,坐上了辅助等电位,可以使电机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承受预期接触电压降低很多(相比较于PE线连接到的LEB或者MEB)。
注意注意的是,此时的做的局部等电位联结不是为了快速跳闸。说白了,既然不满足规定时间跳闸,就已经放弃这条路了。爱跳不跳。走另外一条路保证安全。
当然很多专家对安全过于“敬畏”,总想两条路都要走。但在小编看来这无疑是妇人之仁,没卵用~,如即将实施的新强规,给指出的两条路。
版权声明
本站为个人出于爱好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的站点。所有资源均系网络收集整理而来,如若有侵犯某一方的权益,请提供相关证明并联系站长邮箱以便进行删除。本站资源仅供的预览、试读,如若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禁止任何人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或违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网站支持正版。
1条评论
你说的不对,辅助不是局部改名来的,两者不一样;辅助绝对有必要,基础、基座钢筋联结是一种途径,但是基础、基座钢筋用来接地是有前提的,小编略显轻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