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信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编, 肖绪文主编 )2009

本站在存续的时间将永久免费,所有文章除回复可见外不设置任何访问限制,增加打赏将用来维护和提升网站服务器网速及容量,本站现存储文件四千多个,总存储量50G以上,不得已部分新增文件已第三方存储,需要大家打赏支持网站扩容增速,谢谢!

image.png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编,肖绪文主编,本书内容包括墙体、幕墙、外门窗、屋面、地面、采暖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等施工技术,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以下为你介绍该书可能涵盖的一些施工技术要点:


材料与构配件要求

材料质量与环保: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例如,现场配制的保温浆料、聚合物砂浆等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或试验室给出的配合比配制;当未给出要求时,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产品说明书配制。

材料含水率控制:节能保温材料在施工使用时的含水率应符合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要求。当无上述要求时,其含水率不应大于正常施工环境湿度下的自然含水率。

施工过程控制

按图施工与方案执行:建筑节能工程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各施工工序应严格执行并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经施工单位自检符合要求并报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应记录。

样板引路: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对于采用相同建筑节能设计的房间和构造做法,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件,经有关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防火与应急措施:使用有机类材料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并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

作业环境与条件: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节能保温材料不宜在雨雪天气中露天施工。

不同部位施工技术要点

墙体节能施工

材料选择:可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施工工艺:以空心砖承重墙施工为例,一般会受到孔洞朝向和砌砖方式2个因素的影响。如果空心砖不够,可考虑用实心砖代替外砌的施工方法。为防止不密实、通缝的情况出现在外墙体中,在利用空心砖砌筑墙中管道处和洞口预埋件时,要禁止出现用水泥塞住洞口或者随便打孔的行为。正式施工前,应保证墙体基层的平整性和清洁度,涂抹灰浆时每次厚度小于1cm,直到形成一定强度后再涂抹另一层。要将玻璃纤维布置在窗台以下的位置,对接近地面的部分采用防潮处理。

幕墙节能施工

构造设计:包括保温隔热构造、隔气层、幕墙玻璃、单元式幕墙板块、通风换气系统、遮阳设施、凝结水收集排放系统、幕墙与周边墙体和屋面间的接缝等。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建筑的地理位置和朝向,选择围护结构组合优化设计方法。

施工要求:确保幕墙的密封性,减少空气渗透;合理选择幕墙玻璃,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

门窗节能施工

材料选用:选择优质的门窗材料,如塑料单框双玻璃门窗、木门窗等。塑料单框双玻璃门窗具有较好的质量和节能效果;木门窗导热率较低,能有效提升门窗的节能效果。

安装控制:高度重视门窗的安装控制工作,防止在门窗中出现变形和裂缝的现象,处理好周围墙壁与门窗接触的地方,确保门窗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屋面节能施工

保温材料选择:可采用水泥岩板等先进的保温材料,或选择水泥、粉煤灰、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材料进行现场浇筑。一般会选择具有较强吸水能力、较小热导率和较低密度的材料。在散料现场浇筑时,可应用浮石、陶粒和珍珠岩等材料。

施工方法:屋面保温节能技术通常包括反铺法(即在保温层下面铺放防水层)和现场浇筑法。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屋面板和防水层的物理属性,合理加大节能材料的使用空间。

地面节能施工

构造与材料:对地面构造和保温材料的质量进行强化,确保其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做好地面防水层的构造工作。

施工要点:为保证保温材料的干燥性,做好干燥处理地板面层的工作,从而有效地保证地面的节能效果。

其他要点

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具有无污染、清洁、干净等特点,且属于可再生能源。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充分利用太阳能,如应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够有效降低房屋工程在其他能源方面的消耗量。

施工方案编制与管理:如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有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以中建股份名义承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管理,健全危大工程技术管控体系,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交底、验收程序,推行技术方案论证。


此处为隐藏内容,请评论后查看隐藏内容,谢谢!

分享到:
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qjm655  发表于 2025-05-08 15:16 回复

    感谢分享。

添加新评论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